

科昱之路
“文淵閣”里聽音樂(王以真教授)
2022-08-10 09:24:05
“文淵閣”里聽音樂
——王以真
(王以真教授是音響界泰斗,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;中國聲學學會理事;視聽人才專業(yè)委員會理事;天津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。)
我們講音響行業(yè)是一個與科學技術、文化藝術、娛樂欣賞密切相關的行業(yè)。它傳播、放送各種語言、音樂信息,配合電視、電影、歌舞演出、器樂演奏…。它的最終目的,以文化藝術為載體,使人快樂、愉悅、高興、歡欣…。從這個角度講,音響行業(yè)是一個與文化藝術有關的產業(yè),是一個制造快樂的行業(yè)。我們是快樂的制造者。
音響行業(yè)是快樂的制造者,這是一個新理念,我不斷發(fā)現(xiàn)一些音響企業(yè)、一些音響企業(yè)的經(jīng)營者、一些音響愛好者,獨立自主的實踐發(fā)展這個新理念。
在一次展會上,我注意到有一家科昱音響公司,他們展臺布置與眾不同,引起我的注意。標牌上六個字:科技、藝術、文化。還有一張名片內印著:
“ 生意者 生財之意也 盈取利益
生意者 生活之意也 獲得快樂
生意者 生命之意也 共建和諧
生意者 人生之意也 追求價值 ”
這許多觀點也是我認同、相一致的。因此在與科昱董事長嚴文昌先生交談中,除了音響技術以外,還涉及到文化、形而上的內容。而且我一直在注意觀察,從音響發(fā)家的人,賺了錢以后干什么。例如黃光裕最早在北京牛街開一個小小的音響店,發(fā)家以后卻公海賭博、洗錢。一些官職不低的官員半推半就被他拉下水,自己也鋃鐺入獄。本來他那些錢拿出一小部分,發(fā)展音響技術,也是功德無量。當然一個社會善良與罪惡并存,也是一種現(xiàn)實。
所以我們也想了解一下科昱的情況。2012年3月我和胡秉奇先生到科昱進行一次訪問。
科昱的接待室、試聽室果然與眾不同,稱之為“文淵閣”。我們知道現(xiàn)在北京故宮中,清乾隆年間建造。藏有四庫全書,為中國有名之藏書樓。也是當時文化之象征。后又建文津閣等北四閣、文匯閣等南三閣。想必科昱知此歷史,將試聽室定名為“文淵閣”。室內陳列古色古香。室內之桌、椅、柜、架、屏風,皆明清之宮庭風格,一些瓷器亦由景德鎮(zhèn)特制。
嚴先生有一個《文淵閣序》,其中寫到:“文淵雅閣,融古典藝術文化、現(xiàn)代視聽科技于一體,依個人之喜好,策劃設計;內外裝飾、紅木家具、娛樂音像、藝術陶瓷、名家書畫、金石篆刻、四庫全書等收藏于其中。閣中之物:大器奢華、精美厚重、增值實用、典藏傳承。”
家具材料皆采用“交趾黃檀”(俗稱老撾大紅酸枝木)制成。紅木家具作為現(xiàn)代高品質家裝產品,材質珍貴,經(jīng)久耐用,歷經(jīng)數(shù)百年而不變形,是家庭身份和地位的體現(xiàn)。明清家具也是古董收藏的重要門類,材美藝精的紅木家具,既能實用,也可收藏,兩全其美。紅木家具不僅承載了中國悠久歷史文化傳統(tǒng),更融入了大批設計師、匠師的心血,有了極高的附加值。工藝上乘、制作精細的紅木家具,保存幾百年,且彌足珍貴。
在中國假冒偽劣這個頑癥,不知何時才能根治。因為紅木家具值錢,許多沒有良心的不法商人,采用插幫改造、以次充好、白皮超標、榫卯結構偷工減料、上漆、打蠟用料不純、利用膠貼工藝等方法做假。以假亂真、魚目混珠。而一般人對紅木家具不甚了解,所以常常上當受騙。 而嚴先生對紅木相當了解,講起紅木種類細目,如數(shù)家珍。而且他從源頭上防假,親自從越南、老撾等東南亞國家,采購大批真材實料,現(xiàn)存于庫,早已價值不菲。為了制作可靠,又收購了浙江東陽一家木器制造廠,按自創(chuàng)設計要求制作。
那么建設文淵閣的目的何在,嚴先生在序中回答:“今世之人,適逢改革開放,千年巨變之時。士農工商,可盡其所能。人到中年,事業(yè)有成、孝養(yǎng)雙親、哺育兒女、慈心善行、回饋社會。行之所力,不辭艱辛,然處喧囂浮躁之世,若覓得安寧博雅之所,修身養(yǎng)性,陶冶情操,以暢已懷,慰自可也。謹慎思之,乃創(chuàng)文淵閣,以娛志者。”
對音響界許多朋友來講,多年奮斗。力圖事業(yè)有成,力圖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。當事業(yè)有成時,我們還能做些什么?音響界的人也是形形色色,有人仍然執(zhí)著工作;也有人將企業(yè)承包給別人,自己建一個工作室,鉆研自己喜歡的技術、并收集唱片;有人品著紅酒聽音樂;有人喜歡旅游;喜歡攝影的就更多了;也有人移民國外…。當然這些都是各人自由,只要不像黃光裕那樣挑戰(zhàn)法律,對每個人的作法我們不能妄加評論。
我們從事音響行業(yè),在技術上不斷提高,在產品質量上逐步改進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也在不斷領悟人生,學會做人、做事的道理。在完善產品的過程中,也在完善自我。
我在嚴先生的序中也看到:“幸福人生,終有所限;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;豐碩一生,何以傳承。人當‘富’有所為,‘貴’在品格。唯思想道德、藝術文化,傳承千秋萬代,綿綿不盡。家有此雅閣,常伴子孫,耳濡目染,熏陶藝術,沐浴文化,樂學圣賢之道,家風自傳,惠及后人無窮矣……”
嚴先生想到第二代、第三代的問題。這是一個極有遠見的問題,又是一個非?,F(xiàn)實的問題。我們在報上??吹礁欢⒐俣鞣菫榈膱髮?,并給父輩制造麻煩。
這次到科昱參觀,別開生面,交換看法、很有收獲。